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部2025年度教师暑期民族地区家访及实践(调研)的通知
2025年06月23日  点击:

为实地探访民族地区学生及校友,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推进教师民族工作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要求,结合院部工作实际需要,2025年暑期我部将继续组织教师开展民族地区学生家访及实践(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调研)时间

2025年暑假7月上旬-8月中旬。

二、实践(调研)地区

限预科招生面向的全国14个中西部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吉林、四川、陕西、贵州、云南、广西、湖北、重庆),原则上一次实践(调研)跨省份不超过3个。

三、实践(调研)主题

教师可以结合家访学生、走访校友,指导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但不限于《2025年教师实践(调研)项目指南》(附件1),自主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申报,主题自拟。

四、实践(调研)流程

1.6月30日前,教师自行组团,自主选择实践(调研)项目,填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部2025年度教师暑期实践(调研)项目申报表》(附件2)。联系人:马婷婷老师。

2.7月5日前,学院召开专门会议遴选并确定项目,并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3.7月上旬至8月中旬,项目团队按实践(调研)主题赴民族地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4.8月底至10月底,项目团队提交实践(调研)成果,包括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和指导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赛项目,并在院内开展成果宣讲。

五、实践(调研)经费

实践(调研)经费共计3.5万元,在部门预算经费列支。各项目团队根据实践(调研)实际需要申请相应经费。本年度原则上支持1-2个项目团队。

六、实践(调研)要求

1.遵守纪律要求。项目团队在实践(调研)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实践(调研)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防范公费旅游或变相公费旅游,严禁接受学生及家长宴请,严禁收受学生礼金礼物和土特产,不向家长及学生提出家访工作以外的要求,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家庭风俗习惯。

2.强化安全意识。学院为外出家访及实践调研教师购置保险,并加强安全教育,项目团队外出驾乘车应遵守学校有关制度要求,注意自我保护,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3.注重过程管理。项目团队在实践(调研)期间,至少要深入实践(调研)对象(如当地一个社区(农村)、一所高校、一家企业)进行交流。团队成员内部要围绕项目主题明确人员责任分工,确保家访及实践(调研)取得实效。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部

2025年6月5日


附件1:

家访及实践(调研)项目指南


1.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路径及政策研究

2.新时代兴边富民对策建议和现实路径

3.《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学案例资源挖掘

4.民族地区物质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传承调研

5.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

6.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供需分析

7.中华文化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探索

8.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9.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网络空间

10.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常态化机制研究

11.中华民族史观在边疆地区宣传教育现状调研

12.搭建家校共育文化桥梁对策调研

13.校友资源反哺工程探索

14.校友成长路径调研

15.预科生源质量追踪计划


附件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部2025年度教师暑期家访及实践调研项目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