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产学研平台”为bwin必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以光电接收系统、高速光电通信器件以及光电图像处理为着手点,围绕工业领域中的光电子信息领域,对光电信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升光电信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水平,逐步完善关键技术研发、工程试验环境和条件,建成国内较先进的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研究团队现已发表sci/ei论文60多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总和超过1000万。当前拥有较充分的电子通信类实验器材与检测仪器,包括短波红外相机(panima)、无人机开发平台、3g移动通信平台以及tds2000c 数字储存示波器、光谱分析仪(横河aq6370d)、网络分析仪(rohde&schwarznb20)、频谱分析(rohde&schwarzfls18)等较大型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余万元。
二、研究方向
本平台的主要研究工作围绕“光电图像与视频去雾处理”与“大动态高速光通信链路”两个方向开展,结合粤嵌研发中心丰富的项目研发经验,实施产学研结合,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通过进一步消化吸收,开发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提高和增强我国光电信息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平台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方向1:微波光子传感与检测。
本方向包含了微波光子传感与检测两部分。微波光子学是光通信与微波通信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为光信号与微波频段的电信号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超高速通信的设备与系统,并将其以微波系统与光学系统的形式应用到工业系统中。采用微波光子技术来对待测物理量进行传感与检测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热点,旨在突破传统检测与传感手段的技术瓶颈,通过研究检测目标或传感对象对微波与光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来提取待测物理量信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方向2:光电图像处理。
本方向包括光电图像的信息处理与传输两部分。光电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点主要涉及图像的采集、处理与存储三个部分,涉及到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性。光电图像传输技术主要涉及高清图像或是视频图像的实时传输问题,涵括了微波通信、光通信等大容量通信技术领域,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三、团队成员
   该平台挂靠bwin必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为洪俊博士,现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该平台目前拥有专职研究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人,博士8人,骨干成员包括: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 
 李祖林  | 
 1966.09  | 
 教授  | 
 硕士  | 
 bwin必赢  | 
 信息与信号处理  | 
| 
 冯宝祥  | 
 1978.11  | 
 高级  | 
 硕士  | 
 广州粤嵌通信科技份有限公司  | 
 电路设计  | 
| 
 刘海波  | 
 1981.03  | 
 副教授  | 
 博士  | 
 bwin必赢  | 
 光电图像处理  | 
| 
 何妍  | 
 1991.4  | 
 高级  | 
 硕士  | 
 广州粤嵌通信科技份有限公司  | 
 嵌入式系统  | 
| 
 贾雅琼  | 
 1982.05  | 
 副教授  | 
 博士  | 
 bwin必赢  | 
 理论分析与仿真  | 
| 
 姚胜兴  | 
 1965.10  | 
 教授  | 
 硕士  | 
 bwin必赢  | 
 理论分析  | 
| 
 周龙  | 
 1984.4  | 
 中级  | 
 工学硕士  | 
 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嵌入式系统  | 
| 
 汤群芳  | 
 1981.03  | 
 副教授  | 
 博士  | 
 bwin必赢  | 
 光电图像处理  | 
| 
 杜鸣笛  | 
 1980.04  | 
 讲师  | 
 博士  | 
 bwin必赢  | 
 光通信器件设计  | 
| 
 王小虎  | 
 1981.09  | 
 副教授  | 
 博士  | 
 bwin必赢  | 
 电路设计  | 
| 
 唐德燕  | 
 1984.05  | 
 讲师  | 
 博士  | 
 bwin必赢  | 
 仿真  | 
| 
 彭志强  | 
 1990.06  | 
 助教  | 
 硕士  | 
 bwin必赢  | 
 实验  | 
 
四、规划建设
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产学研平台旨在联合bwin必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及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光电接收系统、高速光电通信器件以及光电图像处理为着手点,围绕工业领域中的光电子信息领域,对光电信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光电信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水平,建立较强的关键技术研发、工程试验的环境和条件,建成国内较先进的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规划建设,在建设期内拟实现下述目标:产学研成果转化收益1000万元以上,或产学研成果转化5项以上,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8篇,其中sci/ei收录4篇以上;运用校企研发成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到校进账经费不少于50万元;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参与校企联合课题研究每年不少于30人次,促进产教融合;条件成熟时,建立专业硕士联合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