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部):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学校现决定开展教案与作业专项检查评估。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对象
 坚持全覆盖原则,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所有本科课程的教案;
 2、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所有本科课程的作业。
 二、检查依据及评分标准
 1、检查依据:《bwin必赢本科教学规程》。 
 2、本科课程教案质量标准(见附件1)。
 3、本科课程作业质量标准(见附件2)。
 三、检查方式
 专项检查采用教学院(部)自查与学校检查组(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教务处、校教学督导团组成)现场检查结合的方式,两部分评分各占50%。
 四、检查时间
 自查阶段:10-12周
 现场检查:5月9日-6月11日(因期间正值审核评估,各单位具体检查时间由联络员提前联系)
 五、检查要求
 1、各教学院(部)按照检查评分标准(附件1、附件2)中所列指标或项目,准备好检查内容材料,并对本教学院(部)所有参检材料进行评分;
 2、学校检查组按要求检查各项内容,填写《教学专项检查评估情况表》,并根据检查实际情况进行评分。
 3、学校检查组针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各教学院(部)进行反馈交流并督促及时整改。
 联系电话:周老师(63468)   罗老师(62978)                                          
 附件:1、本科课程教案质量标准
 2、本科课程作业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
                                             2023年4月12日
  
 附件一、课程教案质量标准
 
  
   
    
     观测点  | 
     质  量  标  准  | 
    
    
     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基本信息填写完整;课程教学目标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课程考核要求符合课程大纲要求。  | 
    
    
     章节名称  | 
     教案有明确的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标题)。  | 
    
    
     教学目的  | 
     各章节教学目的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 
    
    
     教学重点、 难点  | 
     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分析准确,在教案中做出醒目标记,并有相应的突破重点、难点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授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接受情况而言,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方法选用适当,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进行多法组合,灵活有效。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何时使用何种教具、器材,何时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何种内容有清晰醒目的提示。  | 
    
    
     学情分析  | 
     学情分析科学准确,重点体现本次授课前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次课相关知识和能力。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处理得当,理论联系实际,有新颖典型的案例或例题,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体现,课程思政元素选择与组织得当。对学生预习、新内容导入、展开和课末小结等过程有完整细致的精心构思。  | 
    
    
     板书设计  | 
     有详细的板书设计,布局合理。文字精练,着重于强调重点;演绎逻辑关系或公式推导过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与课件能交互应用,各取所长,图文并茂。  | 
    
    
     课堂互动 设计  | 
     提问具有启发性,互动形式和方法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和兴趣。  | 
    
    
     作业与习题布置  | 
     作业与思考题的设计体现教、学、做三者的统一,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题量适中。  | 
    
    
     教学后记与反思  | 
     教学后记须重点记录本次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需要后期改进的方法与策略;教学反思须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与归纳。  | 
    
   
  
  
 
附件二、作业质量标准
 
  
   
    教学 环节  | 
    观测点  | 
    质  量  标  准  | 
   
   
    1. 态 度  | 
    1.1 教师 态度  | 
    态度端正,明确作业的目的,重视作业与练习教学环节。  | 
   
   
    1.2 学生 态度  | 
    明确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对待作业与练习。  | 
   
   
    2. 设 计  | 
    2.1 类型  | 
    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有计算题、应用题、论述题、小论文等。  | 
   
   
    2.2 内容  | 
    内容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 
   
   
    3. 布 置  | 
    3.1 难度  | 
    布置作业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相呼应,循序渐进、难易适度。  | 
   
   
    3.2 数量  | 
    每门课程均应依据其性质布置相应的作业量,数量适量,次数恰当,以能达到训练目的为度。  | 
   
   
    3.3 要求  | 
    对学生的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间提出明确要求。  | 
   
   
    4. 批 改  | 
    4.1 批 改  | 
    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并注明成绩、批改日期;对不合格的作业,退回重做,对做错的作业要求及时订正。  | 
   
   
    4.2 记录  | 
    作业批改记录详细,成绩登记认真。  | 
   
   
    5. 讲 评  | 
    5.1 适时  | 
    在作业批改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总结和讲评,对每次作业坚持讲评。  | 
   
   
    5.2 认真  | 
    讲评认真,既能对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也能对学生不同思路进行总结和介绍。  |